随着LED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,目前LED的应用已从较早的显示器、手机和液晶的背景光源等,扩展到更多有利可图的应用领域,如普通照明、剧院照明,汽车头灯、刹车灯和交通信号灯等,甚至在最为热门的高清液晶电视上,LED也有望取代一直沿用的CCFL背光源。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建设的开展,LED在城市景观照明中的需求量将进一步上升.
作为电子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,广东地区的LED应用在大陆市场也占据着重要地位,尤其是LED室内装饰的应用尤为突出,仅以中山一镇为例,其每年灯饰产品产量几乎占全国灯饰总市场的60%,从而极大地带动了LED在灯饰领域的应用市场的迅速壮大。
现代LED产业集群初步形成
作为替代传统光源的重要技术,LED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,目前大陆的LED产业初具规模,已在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初步形成从外延片生产、芯片制造、器件封装到集成应用比较完整的产业链。
从技术角度来看,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蓝、绿色发光二极管相继开发成功,实现了从红色到蓝色全面覆盖的“全彩时代”。LED从外延、芯片、封装技术基本趋于成熟;高亮度LED开发成功,发光效率达到100流明/瓦,为LED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从应用角度来看,目前LED产品在LCD背光源、汽车仪表照明、景色照明、特种照明、信号和显示五大领域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。与此同时,随着发光效率的进一步提高,成本进一步下降,LED进入普通照明应用领域也是在可以预期的时日来到。2007年,全球LED市场销售超过80亿美元,达到86.1亿美元。
大陆LED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,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LED外延片的生产、LED芯片的制备、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应用等完整的产业链。现阶段,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数万人,研究机构数十个,企业4000多家。近几年,在“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”的推动下,已形成了上海、大连、南昌、厦门和深圳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。长三角、珠三角、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,成为大陆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,已初步形成有优势、有配套能力、有公共测试服务的产业集群,有效带动了大陆LED整个产业的发展。到2010年,整个大陆LED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。 从产业体系的建设来看,目前在大陆上游和中游的外延/芯片领域受到资本实力强大的企业的关注,这些企业既有上市公司(如江西联创、长电科技等),也有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(如深圳世纪晶源、厦门三安、大连路美等),但目前这一领域由于投资额度大,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,发展速度受到一定的制约;相对于外延和芯片环节的高投资、高风险而言,下游封装领域由于投资规模适中,技术风险相对较低,且更加接近于应用市场,因此这一领域目前在大陆发展迅速,尤其在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地区的发展最为突出。
此外,在产业体系的最下游,即应用环节,由于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,是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领域,技术风险小、投资额低且回收快,因此成为小额资本进入LED行业的首选。目前这类企业在深圳、广州、厦门、宁波等地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,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。其中,在广东地区,LED在手机背光源、灯饰、照明等领域的发展在全国居于前列。
从未来的发展来看,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引导下,包括广东在内的大陆LED产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。其中,2006年10月,科技部启动“十一五”半导体照明工程“863”计划,将对半导体照明产业以更大的支持;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将半导体照明产品明确列为“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”,提出“重点研究高效节能、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”;根据“十一五”规划,未来大陆将开展十大节能工程,其中绿色照明,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将是一个重要内容。
|